Sunday, October 21, 2007

財務策劃個案:狡兔三窟 (8 Oct 2007)

(News / Report consolidated by www.redmonkey.hk)

本文以「狡兔三窟」為題,對今期主角陳先生沒有半點貶意。相反,小弟對陳先生於中、港及澳洲三地置業的計劃,既欣賞又羨慕。小弟也希望退休後能成為一隻「狡」兔,游走三地,避開炎夏與寒冬。

本刊讀者不乏臥虎藏龍之輩,每隔一段時間,便會遇上理財造詣極高的讀者。今次與陳先生會面,實在令小弟獲益良多,故急急整理與一眾讀者分享。

先簡單介紹主角的背景。陳先生與太太今年均39歲,職業分別是行政人員及公務員,月薪合共約12萬元,加上現放租單位提供的5,000元淨租金收入,扣除各方面的支出,每月可剩下最少4.5萬元作投資。由於陳先生和太太均沒有打算生育下一代,財務壓力較小,對於退休基本生活需要,也不太擔心。

(按一下下圖可放大)


單靠長俸夠退休

陳先生預期退休後每月有現值1.5萬元,便足夠應付日常開支,假設未來通脹為4%,60歲退休時,每月開支將隨物價上漲至3.4萬元左右。單靠陳太太太每月領取約4.35萬元的公務員長俸(陳先生運用公務員事務局網站www.csb.gov.hk上的計算機估算出來),便足夠有餘。

替陳先生計算退休要多少錢,並非關鍵,反觀面談中陳先生提出的兩個題材,卻更值得與一眾讀者討論。陳先生最有興趣了解到外地退休所需留意的地方,以及如何成立信託,有效地回饋社會。

小弟雖不自覺才疏,但面對這兩條問題,也不得不認學淺,惟有回家翻翻書,上網蒐集資料,希望從中找到解答問題的綫索。有關如何成立信託的問題,小弟留待下周有更佳準備才回答(在此懇請有這方面經驗的讀者賜教),今期先討論到外地退休應留意的地方。

慎選退休地點

首先是選擇退休的地點,大部分人未能跳出香港這框框,忽略了世界上還有很多理想的退休地點。其實,離港退休也不是與本地的關係網絡剝離,現今航空交通既價廉,又方便,四海為家已不是富人尊享的玩意。另外,除當地物價外,小弟認為更要考慮當地的治安環境與醫療配套,否則慳到錢卻無命享,實在是最大的諷刺。

陳先生因工作需要經常到內地出差,他認為當中南方以珠海為首選,北方則青島最優勝。珠海距港不遠,未來還有港珠澳大橋連繫,遇有重病可回港醫治,沒有醫療問題的掛慮。治安方面珠海亦有優勢,由於工業不太發達,較少外省人流竄,與東莞等罪惡之城相比,治安較有保障。陳先生已鎖定珠海為其中一個退休生活的目的地,為此,他打算把現持有的本地收租物業放售,套取資金往珠海購買現值約100萬元的物業,博物業升值之餘,也為長遠退休作部署。

考慮成為公民的代價

另外,也得考慮是否要成為當地公民,以享受政府提供的福利。世上沒有免費午餐,要成為公民,自然要付出成本。下決定前,必須了解清楚當地的稅制,及申請成為公民的資格,以陳先生退休目標之一澳洲為例,陳先生要成為當地公民的最大困難,是要留在當地住滿兩年。財政上他有能力停職兩年到澳洲進修博士課程,但陳太太卻未必能放下現有的工作。

於外地退休,置業亦是一重要考慮。除考慮物業的投資價值外,也得考慮樓宇的保養成本,尤其陳先生計劃在多個地方間游走,物業空置的時間不短,空置的房屋更容易變殘,維修保養的成本不容忽視。另外,外地的金融機構多會提供逆按揭這種金融產品(即把物業作抵押,每月獲得現金支付日常開支),較適合沒有留下物業供後人的陳先生。

陳先生在投資上不隨波逐流,有獨立的見解,理財目標清晰,資金又有充足的準備,實在值得讀者借鏡。小弟快要三十而立,希望到陳先生的年紀時,也有這樣的成就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結論

1. 單計算陳太太每月領取的長俸,已足夠每月現值1.5萬元的基本生活開支。

2. 揀選退休地點要注意當地治安及醫療等配套。

3. 於外地置業時,除了考慮投資價值外,也要注意維修保養的成本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面談點滴︰世界變得很美

面談中陳先生與小弟分享了不少人生經歷,最令小弟動容的,是陳先生對捐獻的看法。生活了這三十多年,令陳先生明白到取諸社會,用諸社會的重要。

捐獻文化值得推廣

陳先生與太太均於屋邨長大,小時候捱過窮,明白到社會上有很多需要扶一把的人。與其只為自己存摺簿加上幾個零,倒不如讓別人多添一份溫飽;既然死後無法帶走分毫,倒不如留下來造福社會。這正是驅使陳先生成立信託的原因。

近年中國經濟起飛,一朝暴富的人不少,但暴富的面口難看,極需捐獻文化的中和。香港是中國最先富起來的地方,樂於捐獻的人數漸多,若社會有更多陳先生(不是易先生),世界會變得很美。

另外,面談中陳先生亦與小弟談到香港人的競爭力。陳先生的工作範圍包括人事管理的工作,接觸到很多內地的專才及行政人員。他表示,香港行政人員(包括高層)的優勢正以難以想像的速度消失,預期不出3、5年,在內地工作的香港行政人員將面臨被裁走的困境。

港人優勢正在消失

陳先生表示,現時內地的行政人員只在3方面落後於港人,包括在辦事上欠靈活、欠缺國際視野,及操守意識較薄弱。與國際接軌多年後,內地行政人員已懂得變通,雖不及傳統「香港仔」的靈活走位,但再也不是硬板一塊。至於國際視野,放洋留學的年輕人漸多,當這批海歸派慢慢接棒後,中、港行政人員質素上的差距亦會收窄。

至於操守意識,可算是港人的最後防綫,內地企業文化的操守意識非常薄弱,相信不是這一兩代能改變過來,但陳先生也擔心港人在這方面亦正在開倒車。

要不被淘汰,就得不停自我增值,過去10年陳先生與太太均不停進修,才能在自己的專業往上爬。陳先生更表示搬入新居後,家中沒有擺放電視已有8 年之久,和太太也只是看書作消遣。這些付出,當然有理想回報,10年間他們的薪金已翻了數番。想了想,小弟還是快點把家中電視捐給有需要的人吧!(都是買部LCD TV才好!)

(原文:投資理財週刋 理財鑑證科 陸柏勤 CFPCM 認可財務策劃師)

Saturday, October 13, 2007

港人35歲籌劃退休 亞洲最早 (5 Oct 2007)

(News / Report consolidated by www.redmonkey.hk)

本港經濟持續復甦,有調查卻發現港人對未來悲觀,約35歲已開始籌劃退休,比8個被訪亞洲地區平均39歲早了4年。

港人最擔心的是醫療成本上漲,及教育開支增加,近半25至50歲受訪者已認真考慮退休計劃,比率為亞洲最高。

對前景悲觀 亞洲尾三

國衞保險今年8月透過面談及網上問卷形式訪問2,400多名亞洲區富裕階層,了解他們對包括健康及家庭等生活質素的長遠期望,被訪者來自包括香港、中國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8個地區,屬當地高收入水平的25至35%族群。受訪港人約佔300人,月入1.5萬元或以上。

結果顯示,港人生活信心指數只有67.7分,低於受訪地區的平均71.6分,更是亞洲區「尾三」,僅高於馬來西亞(66.2分)及新加坡(59.2分),反映對生活前景的看法悲觀。

最理想退休年齡56歲

而印度、菲律賓及中國人的生活信心指數則分別以87.2分、85分及75.1分,位列亞洲最樂觀地區首三名。

另外,調查發現,港人普遍約35歲便着手籌劃退休計劃,較亞洲人平均的39歲早了4年,而最理想退休年齡為56歲,較實際退休年齡59歲還要早。至於退休以後生活的期望,受訪港人普遍認為不應完全脫離工作,而是「可以放慢節奏,選擇在自己喜歡時才去工作」。

高達47%受訪港人表示已經認真考慮退休計劃,並已採取實際行動,包括投資及置業等,比率高於所有亞洲地區。

但其中只有20%滿意計劃,比率低於亞洲平均的32%。

經濟成熟 生活要求高

國衞亞太區控股公司區域市務及客戶策略總監陳詩藹表示,包括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區的社會及經濟發展較為成熟,市民對生活質素的要求較高,且港人近年經歷經濟高低起跌,戒心難免較大,而當局近年積極宣傳強積金亦同時喚起市民對退休保障的關注。

她強調,看法悲觀並非壞事,相反有助刺激港人盡早籌劃退休計劃,長遠有助維持生活質素。

亞洲區富裕階層對未來展望

 生活信心指數

  印度︰87.2

  菲律賓︰85

  中國︰75.1

  泰國︰74.3

  印尼︰69.9

  香港︰67.7

  馬來西亞︰66.2

  新加坡︰59.2

  亞洲區平均指數為71.6

資料來源:國衞「生活信心指數」報告

(原文:香港經濟日報)